壞女孩立體書封【書        名】壞女孩

【原  書  名】The Wicked Girls

【作        者】艾莉克絲‧瑪伍德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(Alex Marwood)

【譯        者】王瑞徽

【出  版  社】皇冠

【出版日期】20140331

【原著出版】2013

 

 

25年前的某個夏日,這是她們兩人認識的第一天,也是最後一天。同為11歲的少女潔德.渥克與安娜貝兒.奧德凱,被控共同謀殺女孩,是怎樣的人、怎樣的情況,竟如此殘酷的犯下殺童罪行。

 

25年後,受法律保護從感化院出來的兩人改名易姓,潔德.渥克從家境貧困的少女,躍升為《論壇報》記者──克絲蒂.林賽,本來身為顯赫商人之女的安娜貝兒.奧德凱,卻淪為遊樂場的清潔主管──安柏.高登。兩人各自過著互不打擾的寧靜生活,然而純樸的海邊小鎮,卻接二連三發生謀殺案,原本安寧的生活被打破了。本該位於平行線上永不相交的兩人,卻因為這場謀殺案而相遇,從而捲起小鎮疑雲,揭開了25年前懸疑犯罪的序幕。

 

 

《壞女孩》一開頭的就拋出懸念,釣了個讀者胃口,但在閱讀剛開始,卻被多個視角的轉換給搞糊塗了。每個章節每個敘述視角的切換,在讀者還不熟悉人物的情況下,往往無法直接建立起關係圖。同時不解的是,每章主線故事下,還不時穿插著過往的回憶,不得不小小抱怨一下,怎不一次敘述完,而非得要切的片片斷斷,打亂閱讀的節奏。但是隨著故事的進展,這道疑惑頃刻間煙消雲散,作者艾莉克絲‧瑪伍德藉著片段的回憶,不只緩緩揭開了25年前懸案的真相,吸引讀者不斷讀下去。隨著故事一步一步的接近真相時,讀者心中的懸念也呼之欲出似的,作者好像在告訴著我們某種真相,究竟當年其實是一場冤獄抑或是十惡不赦的謀殺犯,一切都依循讀者的情感作判斷。

 

 

在小說中,當安柏被揭露出安娜貝兒的真實身分,吸引了一大票記者窮追不捨,對比台灣今天的記者頗有感觸。作者瑪伍德的本職就是一位記者,就在小說中血淋淋諷刺似的,呈現出八卦媒體記者,扭曲事實操弄文字的手段,並以含沙射影的暗示手段操縱閱聽人,做出不實的報導鼓動群眾,或許記者還沾沾自喜的以為搶到大頭條,甚至帶有幾分驕傲感,想著身為名偵探的自己所做出的推理。難怪近年來在台灣的「媒體」:觸之發霉、遇之倒楣的「媒體」記者,會被酸做「霉體」記者,不時來個標題殺人法,下個聳動驚人的題目,就可以吸引一大群讀者們。順便還藉機衝破銷售量賺進大筆鈔票,正所謂錢就是錢,管他從哪裡來,錢還是錢。

 

八卦媒體像狩獵般,追捕被害者或犯罪者,說起來還是  源自人類強烈的好奇心。讀者想看什麼,媒體就報導什麼,其中以兇殺案為例,不管凶殺案是否缺乏證據,只要出現一個嫌疑人,且是一位令你反感的嫌疑犯。無論他的行為是否真是如此,或者早已經過媒體渲染,扭曲事實而誤導大眾的視角,我們對於嫌疑人往往是基於情緒來做判斷。當我們琅琅上口的說著有罪、有罪的時候,我們依據的不是邏輯、不是證據,在判決還沒下定前,早已未審先判,我們緊緊憑著個人喜好來論斷別人,而忽略證據、忽略過程。如同安娜貝兒的出現,就一定跟謀殺案脫不了關係,小說中我們看到一群愚民在落實心中的正義、一堆記者在做含沙射影的不實報導,作者在這部份下足工夫,讀來有種深刻的寫實感備感親切。

 

 

 

《壞女孩》寫出了貪得無厭的人,寫出未審先判的大眾,反映出人性好奇心的渴望和落實心中正義的愚蠢。作者在描寫媒體報導的部分,讓我不禁懷疑,這是不是在反應作者的所見所聞,也帶給讀者一種省思。小說的最後,無論潔德與貝兒是否犯下謀殺案,還是過失殺人或者是冤獄,真相如何早已不是重點。媒體早已掌握詮釋真相的權力,正所謂掌握權力的人,就是掌握歷史的人,世人不管克絲蒂和安柏長大之後如何,世人記得的只是一個人的罪孽,好像告訴讀者們,一旦犯下過錯,「罪惡」便深深烙印,無法抹滅,但不管如何,若你喜歡犯罪懸疑小說,那麼《壞女孩》絕對是一部值得嘗試閱讀的好書。

 

 

以上感謝皇冠文化提供試讀機會

 

圖片由皇冠文化提供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abinn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