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【書        名】留下我悲傷的故事:蓮娜.穆希娜圍城日記

【原  書  名】Блокадный дневник Лены Мухиной

【作        者】蓮娜・穆希娜 (Lena Mukhina)

【譯        者】江杰翰

【出  版  社】網路與書出版

【出版日期】20140425

 

 

我最親愛的朋友,我的日記。你是我的唯一,我僅有的、能為我出主意的朋友。我像你吐露所有的擔憂、苦痛和哀愁。而對你,我只有一個請求:在紙頁上留住我悲傷的故事。日後,在必要的時候告訴我的親人,讓他們知道這一切──當然,如果他們願意的話。

 

在戰火劫洗下,在大難時代中,一位17歲的少女蓮娜‧穆希娜所撰寫的日記計錄下歷史的變動。19415~19425月的被德軍圍攻,史稱「列寧格勒戰役」的歲月,872天的圍城戰,150多萬喪生的平民,蓮娜的日記為歷史紀錄下這慘烈的篇章,留給後世一份印證戰爭殘酷的珍貴文獻。

 

蓮娜的第一篇日記始於1941522,日記中記錄著少女生活的點點滴滴,談的是校園生活與學業,是少女懵懂愛戀的秘密心事。想不到隔了一隔月,622這一天竟然為生活帶來徹底衝擊,平淡幸福的日子已不可逆,在世界變動下,所有的人類變的如此藐小,生命竟是如此脆弱。戰火下的人民沒有一去不復返的痛苦,擁有的只是綿綿無盡的警報聲與炮火聲之間相互交替著,看不見一絲光芒,一眼望去的只剩下隨風飄揚的灰燼與死焦一片的大地,原先所認知的世界,一切都變了樣。

 

 

戰爭的可怕,不只是兩軍交戰中所造成的傷亡與破壞,戰爭所帶來的可怕是更深層更黑暗的,尤其是讀到一段作者內心的自白。在德軍大肆破壞了公共設施、飲水糧食的供應,導致列寧格勒地區空前絕後的大飢荒,處在這樣情況下的蓮娜寫下這段文字:

 

老實說,如果阿卡死了,她自己、我和媽媽都會比較好過。本來我們把所有東西都分成三份,這樣一來我跟媽媽只要對分就好。阿卡不過是多出來的一張嘴。

 

無情戰火的摧毀下,不只造成毫無生機的土地,帶來了生理上的飢渴,戰火的摧殘更來了道德的崩壞。戰爭所帶來的不只是血腥慘烈而已,蓮娜所面臨的是身體的飢餓、是心靈的破碎、是精神的淪喪,連她自己也不知道怎能寫出這樣的句子,她的心早已如同石頭般堅硬。原來人性積極光明的價值,如同火炬一樣照亮人生,為人們帶來希望,但這全都被戰爭下冰冷的心給凍住、給熄滅,只剩下無情的寒風吹襲著我們的心,使人們愈加冷酷無情,最後在戰爭中倒下、死去,沒有其他選擇。

 

 

在蓮娜日記中,可以看到她很頻繁的列舉食物,記錄著今天、明天可望拿到的食物,精打細算可以領到幾克的甜點。她也與母親試著用高級木工膠製成肉凍果腹,甚至有時候整整十天就靠著吃一隻貓肉來維生。提到食物,日記中帶給人最深的印象莫過於配給制度,有時候就算有錢、有糧票,也還未必能夠買到食物。當時在列寧格勒中,著名的「圍城配額」實施最低量的麵包配給:勞工和工程技術人員每日二百五十克,一般雇員、受撫養者與十二歲以下的孩童只有一百二十五克。

 

設想你一天的所能領到的麵包配額只有一百二十五克,這麼一塊輕薄小小的麵包就要填飽你一天的肚子,這樣的畫面是怎樣的難以體會。當我們走進超商隨意買一塊果腹充飢的麵包,我們可曾瞧瞧麵包究竟有幾克重?手裡拿著麵包所感受的重量,它的價值只值幾十元而已,但對列寧格勒地區的人來說,領到麵包的克數,決定生命的長度。多個幾百克的重量,生命的價值也就多了幾分延續,「克克」計較的配額數,對身處於遠離戰爭年代的人們是難以體會的,幾克的重量是生命不可承受之輕啊!

 

 

本書被譽為俄羅斯版的《安妮日記》一點也不為過,蓮娜.穆希娜圍城日記,讓我們一窺在二戰蘇聯時代下的社會面貌。在日記中我們看見戰爭的殘酷,但也再次看見在困苦中掙扎,為明天繼續奮鬥下去的人民。我很喜歡書上所寫的一段話:

 

意志力戰勝一切。

意志堅定的人是頑強、不屈不撓的人。

 

人並非生而勇敢、堅強、機靈,

為此,必須堅持不斷地學習,就像識字讀寫一樣。

 

 

以上感謝大塊文化提供試讀機會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abinn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