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書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名】飼養溫柔死神的方法

【原   書   名】優しい死神の飼い方

【作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者】知念實希人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(知念 実希人)

【譯               者】賴惠玲

【出   版   社】獨步文化

【出版日期】201510

【原著出版】2013

 

《飼養溫柔死神的方法》乍看之下突兀的書名,卻恰恰道出小說的新意,主要人物設定顛覆死神過往的形象,以高貴靈體自豪的死神,竟然因為業績太差而被降職封印在一隻名為李奧的黃金獵犬身上,身負解開人類心中「放不下」的念頭,以避免人類死後成為地縛靈的任務。這樣另闢新徑的設定,以及小說中人狗之間微妙的互動、死神被迫貶職紆尊降貴的心態,人物描摹上成功突塑造出李奧傲嬌的性格,作為人物或者一隻狗兒來說頗為惹人憐愛,很難不受李奧的魅力影響。

 

 

綜觀全書可說這是一本溫馨癒療的劇情中,隱含著一絲濃重感性的深意。配合人物特色的劇情發展自然出色,但我認為全書真正精采之處是小說的尾聲,探討人生的最後功課──死亡」這個課題,書末最後這段安排有畫龍點睛之效,突顯出小說雙層次、反方向的架構,使讀者不僅沉浸於劇情,更能從閱讀中省思生命臨終的死亡議題。在創作上不只達到了小說娛樂的價值,促成寓教於樂的效果而非單純淪為說教而已。

 

 

以李奧這一層人物身分的改變,從原先被降職雖然自稱是引路人,但是心態上卻是消極的如同死神般有負面的象徵,中期開始積極執行這份任務,成為一位稱職的引路人,到最後不惜打破規矩也要嘗試拯救人類,成為守護、引渡生命的狗天使。在劇情這一層故事架構的改變,則跟人物這一層身分、心態上的變化呈現相反方向。整個劇情的發展上,從起先心不甘情不願成為一隻黃金獵犬,故事充滿新鮮樂趣,到中期故事中規中矩發展,解開醫院中的謎團,到尾聲醫院中的患者病逝離去,使得劇情帶有一股淡淡的哀傷。

 

身分上李奧從死神→引路人→天使的轉變,在心境上也跟著從消極→中性→積極的變化,使讀者感受到小說癒療的成分。劇情上從最初愉快有趣→中性發展、解謎→生命逝去的哀傷,使讀者再次審視自己的人生,省思自己的生命意義。小說中人物、劇情雙層次、反方向發展的架構,其實中心架構包含著人「終有一死」的含意與事實,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學習到怎樣生活,卻沒有人教我們如何面對死亡,甚至人們漸漸忽視死亡這個事實,直到被迫面對死亡我們才直視這個課題。

 

 

《飼養溫柔死神的方法》當中也包含著生命臨終照顧的概念,安寧病房的照顧不只是減輕身體上的痛苦,精神上的負擔也是臨終照顧的一環。即將走到生命盡頭的人,有些人是害怕疾病的痛楚、有些人是畏懼死亡的到來、有些人則是心中充滿放不下的遺憾。醫師可能是最常碰觸死亡、最接近死亡的一群人,他們「凝視死亡」、直視「終有一死」的事實,身兼醫師、作者身分的知念實希人以生命臨終、死神為題材,藉由小說向大眾、讀者們傳遞「終有一死」的事實,讓讀者試著重新審視死亡這項課題,思索我們在生命臨終是抱著遺憾或是了無遺憾的,向生命的終章做「最好的告別」。

 

 

臨終的病人因為身體機能的弱化困坐在病床上,但有些人卻因為心中的遺憾使靈魂受無形的枷鎖禁錮。伊莉莎白‧庫伯勒-羅絲曾提出「哀傷的五個階段」:否認、憤怒、討價還價、抑鬱、接受,臨終之人在小說中因為李奧的協助,放下心中的遺憾、正向接納不可改變的事實。那活在現實中的讀者們又將如何面對死亡?之前看過阿圖‧葛文德(Atul Gawande)醫師的著作《凝視死亡:一位外科醫師對衰老與死亡的思索》(Being Mortal:Medicine and What Matters in the End) 以及同名紀錄片《Being Mortal》,或許受此啟發和觀念影響使我在閱讀《飼養溫柔死神的方法》時有了許多額外感觸。

 

在紀錄片中葛文德醫師說過一段話:

……這種和前人之間的牽絆,讓你覺得跟後人也有了連結,你只是時間中的一個小點。

 

我們要怎麼接受死亡?要怎麼能不覺得死亡是件可怕至極的事?我們必須告訴自己,人是為了更偉大的事物而存在。

 

在時間長河中我們就像顆小砂礫,隨著歲月時光流動前進,對應到《飼養溫柔死神的方法》中,人為何會產生放不下的執著、人類是否可以找出生命中的意義?我們在人世中是否有所牽絆、有所連結?這些在閱讀小說當中產生的複雜感觸,似乎有些難以完善表達出來,但確切的是藉由這本小說讓我再次審慎的看待死亡。

 

 

 

以上感謝獨步文化提供試讀機會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abinn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